降下逐鹿出雞谷
| 路線詳情 | 從新娘潭路降下凹出發,走過亞媽笏、分水凹,在凹上細賞古碑,沿古道往下走,尋谷埔古榕,欣賞海濱風光後經雞谷樹下到鹿頸。上半程先上坡後下坡,下半程沿海濱前進新娘潭路 | 
| 起點交通 | 降下凹(KK154924) | 
| 終點交通 | 鹿頸(KK136935) | 
| 全長約 | 7公里 | 
| 需時約 | 5小時 | 
| 難度 | 
 | 
互動地圖: 按下圖再按相機便可觀看實景相片
互動地圖

路線橫切面圖

地形圖

行程表
烏蛟騰郊遊徑是一段林森蔽天、百鳥爭鳴的山徑,徑旁有小溪流淌,即使在炎炎夏日,也清涼舒適,十分寫意。山頂設山火瞭望台,其作用主要是為監察郊野公園內是否有山火發生。在9月至翌年4月之旱季,由漁農自然護理署職員24小時當值,每當有山火發生,便會即時通知山火控制中心,再由控制中心統籌滅火工作,如派出滅火隊救火或要求直昇機協助。
從山火瞭望台北望,可盡覽沙頭角海一帶景色,包括鹽灶下及鴉洲的鷺鳥林、鹿頸沿岸的紅樹林、魚塘及田園,這些都是如翠鳥、鳽、鷺等原野和濕地鳥種出沒的地點;此外,這裡也是遠眺沙頭角邊界景色的好地方。山腳綠樹成蔭,是漁護署多年來致力植樹的成果。
1. 降下凹
| 
 新娘潭路烏蛟騰路口下車 | 
 起點烏蛟騰郊遊徑入口 | 
2. 瞭望台
| 
 烏蛟騰山火瞭望台 | 
 觀景台 | 
| 
 分岔路轉左 | 
 亞媽笏 | 
3. 分水凹
| 
 分水凹轉左 | 
 建路古碑 | 
4. 谷埔老圍
| 
 指示牌 | 
 谷埔(老圍)公廁 | 
5. 谷埔新屋下
「谷」,就是山谷;「埔」,乃指平坦耕地。清代已立村,這村曾經人丁興旺,發展蓬勃。村前大片耕地,村後山谷樹林,糧產豐足,村民一度向上游開村發展,以「一肚」、「二肚」為名。惟後來村民外移,村舍荒置,耕地荒廢,慢慢生出叢叢蘆葦,變成蘆葦田。每屆冬天,蘆葦隨風蕩漾、一片金黃,成為拍友沙龍勝地。
| 
 谷埔新屋下 | 
 過橋 | 
| 
 啟才學校 這座美麗的學校建於1931年,後於1964年擴建,最終在1993年關閉。學校旁的村屋地下為供奉關帝的協天宮。 | 
 村屋中有一間松記士多,由楊姓老闆經營,替行山客烹菜炒飯,又辦客家私房菜, 餸菜煮得好味。 推介: 蒸沙頭角蜆、白灼本地墨魚、 馬拉盞炒飯 
 | 
| 
 轉左往沿海小路 | 
 鳳坑村士多 | 
| 
 雞谷樹下士多 | 
 出新娘潭路 | 
6. 鹿頸
鹿頸村是客家村,老村屋極多,但人口不多。年輕力壯的,不少已移民海外,剩下老人家留守。上世紀50年代,有約500人居住,在這一帶屬大村。由於臨海,受潮汐影響,禾稻種植不多,反而因處鹹淡水交界,魚蝦蟹等極多,也是雀鳥覓食棲身地。
| 
 鹿頸士多及小巴站 每當假日,鹿頸因為遊人多,每 | 
 鹿頸公廁 | 












公廁.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