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碉堡摘菠蘿
| 路線詳情 | 路線由九龍水塘出發沿金山路北行,依指示繼續沿麥理浩徑第六段向右上石級路,沿山徑緩緩上行,途中近見山下大廈林立,亦可遠眺大帽山一帶山嶺。沿麥徑北下經廢壕碉堡到城門水塘燒烤場,稍事休息後,可遊覽城門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菠蘿壩自然教育徑及賞蝶園。沿途上下坡段,部分路徑略崎嶇。金山郊野公園到處可見猴子蹤跡,並以此聞名,因此漁護署豎立了不少警告牌,提醒遊人切勿餵飼猴子。 | 
| 起點交通 | 大埔公路「馬騮山」(KK068743) | 
| 終點交通 | 城門水塘菠蘿壩(KK058782) | 
| 全長約 | 9公里 | 
| 需時約 | 5.5小時 | 
| 難度 | 
 | 
互動地圖: 按下圖再按相機便可觀看實景相片
互動地圖

路線橫切面圖

地形圖

行程表
金山郊野公園佔地達337公頃,以經常有獼猴出沒著名,故又名馬騮山。公園入口設於大埔公路琵琶山段。公園內共有4個水塘,包括1910年建成的九龍水塘、1925年建成的石梨貝水塘、1926年建成的九龍接收水塘及1931年建成的九龍副水塘。金山郊野公園內有晨運園地,而燒烤及郊遊地點分佈在大埔公路、金山路近九龍水塘和近孖指徑等地。在九龍水塘以北設有「金山家樂徑」;環繞九龍接收水塘及石梨貝水塘各設有一條緩跑徑;另設有「金山樹木研習徑」。
究竟山中的獼猴是從哪裏來一直眾說紛紜,當中有一個較可信的說法是當年香港政府想在附近興建一個水塘,可是周邊有一種名叫馬錢的有毒植物會影響、污染水質。於是政府便引入一些很愛吃馬錢的生物—獼猴來將其吃掉。牠們完成任務後便在金山郊野公園落地生根,演變成今天龐大的獼猴群。另一個說法就是一位居於新界的陳姓海員,於1920年在這裏放生從外地帶回港飼養的獼猴,之後牠們便在水塘植林區迅速繁殖,山林間處處猴蹤,至今生生不息。
1. 馬騮山
| 
 巴士站 | 
 郊野公園洗手間 | 
| 
 金山郊野公園 | 
 下行往九龍水塘 | 
| 
 經過金山家樂徑路口 | 
 靠左沿金山路前往城門水塘 | 
2. 金山
| 
 繼續沿金山路(麥理浩徑第六段)前進 | 
 沿麥理浩徑轉右離開金山路 | 
| 
 路徑 | 
 途經碉堡戰壕 | 
3. 燒烤區
| 
 由麥理浩徑抵城門郊野公園 | 
 由洗手間旁路口步行往小巴站 | 
4. 支路口
| 
 城門水塘 | 
 菠蘿壩 | 
5. 菠蘿壩
| 
 涼亭 | 
6. 進入公路前
| 
 上梯級路 | 
7. 返回路口
| 
 出畔塘徑轉左回小巴站 | 
 經賞蝶園 | 
8. 菠蘿壩
| 
 城門林道 | 
 左轉往小巴站 | 









前進.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