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山龍凹築鷹巢
| 路線詳情 | 由沙田女童軍總會博康營地及水泉澳邨之間的路徑登沙田坳,經雞胸山、獅子山北山腰、九龍坳、筆架山、鷹巢山自然教育徑出大埔公路。行經沙田坳至筆架山段(即麥理浩徑第五段後段)時,更可細覽戰地遺蹟,並透過說明牌了解大戰時期的香港故事。 | 
| 起點交通 | 沙田水泉澳邨(KK113767) | 
| 終點交通 | 大埔公路「馬騮山」(KK068743) | 
| 全長約 | 11公里 | 
| 需時約 | 7小時 | 
| 難度 | 
 | 
互動地圖: 按下圖再按相機便可觀看實景相片
互動地圖

路線橫切面圖

地形圖

行程表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位於獅子山郊野公園內,全長約三公里,步行約需1.5小時。教育徑共有十三個觀賞點,分別介紹教育徑內的植物、生物化學現象、以及鄰近的景色等。 教育徑環繞鷹巢山(又稱尖山)山麓一周而行,途中可欣賞鄰近的湖光山色。鷹巢山,是黑鳶(俗稱麻鷹)的棲息之所,又因其山形尖削而稱為尖山。教育徑下方是九龍水塘,此水塘於1910年建成,為新界第一個水塘,連同附近的石梨貝水塘、九龍接收水塘及九龍副水塘,合稱「九龍水塘群」。行走在教育徑上,你可認識以著名植物學家胡秀英博士命名的秀英竹,以及地衣、苔蘚、梭羅樹、鍚葉藤及白桂木等不同植物品種。沿路前行,更可看見新界中部的群山峻嶺,包括金山、孖指徑和走私凹、大帽山、針山及草山等。沿途又可飽覽東九龍一帶景致。
1. 水泉澳邨
水泉澳一帶為熱門行山路徑,以奇形怪石為名,包括飛來石及裂石(試劍石)等,在山上亦可俯瞰沙田市全景。當中一條熱門登山路徑—慈沙古道便是由水泉澳邨月泉樓旁的小徑開始,經過獅子山郊野公園、燒烤場、獅子亭及沙田坳道的慈雲山觀音廟,抵達慈雲山。
| 
 港鐵沙田圍站D出口 | 
 沿水泉坳街前行 | 
| 
 經博泉街前行50米右轉 | 
 博泉街靠水泉澳邨前行 | 
| 
 馬鞍山郊野公園牌樓 | 
 沿麥理浩徑5段前進 | 
2. 沙田坳
沙田坳位於雞胸山及慈雲山之間一帶,為昔日來往九龍及沙田的必經之路。山上地方屬於沙田區,山下地方屬於黃大仙區,以半島獅子園與紫竹亭之間分界。沙田坳道是由19世紀的駐港英軍所建。然而,隨着20世紀初九廣鐵路的開通及大埔公路的建成,沙田坳的通道才逐漸式微。
| 
 十二笏 | 
 沙田坳士多 | 
| 
 沙田坳道 | 
 沙田坳道獅子亭 | 
| 
 獅子山郊野公園 | 
 沿麥理浩徑5段前進 | 
3. 雞胸山
| 
 登山徑 | 
 分岔路 | 
4. 獅子山
| 
 登獅子山分岔路 | 
 九龍坳風雨亭 | 
5. 筆架山
筆架山因其形狀與古時放毛筆的筆架相似,因而得名。 筆架山隧道貫通筆架山連接北九龍和新界東,共有兩條管道。首條管道原為20世紀初九廣鐵路興建時開鑿,名為煙墩山隧道,1980年代因九廣鐵路鋪設雙軌及進行電氣化,而在隧道西側開鑿一條新的管道,而新筆架山隧道現為港鐵公司管理,舊有隧道則被改為煤氣及深港液化天然氣輸送管道。
| 
 筆架山雷達站 | 
 經過龍欣道 | 
| 
 再過龍欣道 | 
 往下行 | 
6. 支路口
| 
 沿麥理浩徑前進 |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牌樓 | 
| 
 靠右出大埔公路 | 
 M115標距柱 | 
7. 大埔公路馬騮山
| 
 大埔公路 | 
 大埔公路巴士站 (往沙田方向) |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