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藍地尋妙法
| 第1站 | 
| 路線詳情 | 由華發遊樂場出發,沿石級上行接屯門健身徑(麥理浩徑第十段)後再轉屯門徑,經虎地往藍地水塘,沿途泥路及混凝土路各半,屬易行的山徑,景觀開揚。中段屯門徑山路有點崎嶇,需留意同行小童。完成旅程後,可以到妙法寺前方的「藍地大街」飽餐一頓。 | 
| 起點交通 | 華發遊樂場 (HE072783) | 
| 終點交通 |  妙法寺(HE073826) | 
| 全長約 | 8公里 | 
| 需時約 | 5小時 | 
| 難度 | 
 | 
互動地圖: 按下圖再按相機便可觀看實景相片
互動地圖

地形圖

行程表
返回頂頁
妙法寺於1960年由洗塵法師及金山法師購入藍地的張苑建設而成。「萬佛寶殿」在1973年開始重建成3層,並在1980年落成。它捨棄傳統佛寺的建築結構: 
  外觀雙層屋脊,並舖上金光燦爛的琉璃瓦片;陶瓷製作的動物裝飾被置於飛簷上;大廈的最高處有一座由兩條金龍守護的佛塔。 
  頂層是大雄寶殿:供奉3尊5公呎高的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及阿彌陀佛坐像,附有三道從屋頂懸垂的巨型梨狀水晶吊燈,橫樑上描繪了釋迦牟尼的一生事蹟。內壁鑲有約10,000多個不同姿態的金佛瓷磚,據說是仿照北京市頤和園的萬佛殿興建的。左右兩壁更分立了16尊以半浮雕製作的佛像。 
  中層是法堂,供奉玉佛像,此處亦可筵開40多席素食。樓梯間有半浮雕描繪釋迦牟尼的故事。 
  底層供奉彌勒佛像及四大天王像。 
  殿前設有一對威猛的巨大金龍,環繞着紅磚砌成的前門大柱。大門入口的兩旁設有石獅子及麒麟,亦有2頭擁有6顆牙的白象雕像。 
返回頂頁
1. 華發遊樂場
| 華發街入口 | 華發遊樂場 | 
| 上樓梯前往屯門健身俓 | 屯門健身徑涼亭 | 
| 選取上山路, 繼續直行, 不要下山 | 遠眺屯門安定邨 | 
返回頂頁
2. 井頭上村配水庫
| 
 往屯門徑方向 | 
 拜神園地 | 
| 康樂亭 | 轉右上山前往屯門徑方向 | 
| 沿途有好多克氏茶(紅皮糙果茶) 
 | |
返回頂頁
3. 涼亭
在發展為新市鎮以前,虎地是屯門區鄉郊地方,只有村落、寺廟和佔地6.87公頃的虎地軍營。自199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開始發展虎地,虎地中村變成富泰邨、倚嶺南庭、聚康山莊及嶺南大學; 虎地軍營變成富泰邨及嶺南大學室外運動場; 虎地難民禁閉中心變成嶺南大學。至於同屬虎地範圍,但靠向山而未被納入新市鎮發展的部份,仍保留着兩條村落,分別是位於頌皇台的虎地上村和老虎坑的虎地下村,主要靠富地路和虎坑路進出村內外。
| 
 涼亭 (在此午膳) | 
 左轉前往屯門徑 | 
| 沿主路而行 | 沿途風光 | 
| 標距柱 | 高壓電纜 | 
| 途中有好心人建造的山澗洗手盆 | 休息木椅 | 
| 繼續前行 | 虎地燒烤區 | 
返回頂頁
4. 虎地燒烤場
| 分岔路右轉 | 此處下山往水塘 | 
返回頂頁
5. 藍地水塘
藍地水塘於1957年3月28日由港督葛量洪揭幕啟用,現時水塘旁仍可見開幕紀念碑。藍地水塘呈漏斗形,面積17,000平方米,儲水量11.6萬立方米,水塘最深處達20米。該水塘乃灌溉用水塘,由山上多條引水道滙集而成,雨後部分山澗更會形成瀑布,沖入水塘,再經溪澗流入村中農地供灌溉之用。藍地水塘環境清幽,附近設有郊遊設施,亦為屯門徑第二段終點。
| 藍地水塘壩 | 
 藍地水塘 | 
| 
 下樓梯前往石礦場 | 石礦場 | 
返回頂頁
6. 福亨村
| 
 穿過橋底前行 | 沿福亨路而行 | 
| 左轉入藍地大街 | 已可望見妙法寺 | 
返回頂頁
7. 妙法寺
| 出大路轉右往妙法寺 齋堂逢星期一至日中午12時至2時都會有齋菜提供, $100/位, 每人可選一個餸,一大碗湯, 白飯任裝。 
 | 
 妙法寺 注意寺院五時關門, 四時半後不準遊客進入 | 
| 萬佛寶殿 | 離開妙法寺過馬路往輕鐡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