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馳馬上下塘
地形圖
| 
 | 
 | 
| 路線詳情 | 港島南區山明水秀,香港仔上水塘及下水塘一帶風景尤其優美,金夫人馳馬徑蜿蜒其間,是大戰時期的軍事要點,沿引水道及山腰小徑行,經上水塘及下水塘沿山徑入貝璐道,途經墳場,終點為香港仔漁光邨。部分路徑略為崎嶇。 | 
| 起點交通 | 灣仔峽(KK083651) | 
| 終點交通 | 香港仔水塘道(KK069633) | 
| 全長約 | 6.5公里 | 
| 需時約 | 4.5小時 | 
| 難度 | 
 | 
互動地圖: 按下圖再按相機便可觀看實景相片
互動地圖

地形圖

行程表
金夫人馳馬徑位於香港的香港島南區,大部份路段屬於港島徑第四段(黃竹坑段)其中一部份。西面為香港仔水塘道近灣仔峽處,東面則可達南風道與深水灣道交界處附近。金夫人馳馬徑繞山而建,途經金馬倫山和聶高信山。金夫人馳馬徑以第十七任香港總督金文泰的夫人(Marie Penelope Rose)命名,相信是她於在任時曾經常在這條道路騎馬郊遊而得名。
香港仔下水塘前身為大成紙廠私人水塘,建於1890年,容量達4,420萬加侖;1900年曾加高堤壩18米,使容量增至4,780萬加侖。當時大成紙廠與香港政府協定,為鴨脷洲居民每天提供6萬加侖食水。到了1920年代,香港政府為了解決港島西區食水問題,花費46萬港元買下香港仔大成紙廠私人水塘,把它改建成公用水塘。並在1931年於水塘上游加建香港仔上水塘,使香港仔水塘總容量增至9,100萬加侖(126萬立方米)。香港仔水塘附近除了設有多個燒烤地點,還有松鶴亭及主壩旁的太極台。由於沿途樹木蔭蔽,景色怡人,有很多紅膠木、大頭茶、錫葉藤及其他藤本植物,所以設有香港仔自然教育徑。

金鐘道15巴士站
1. 灣仔峽
| 
 下車站名灣仔峽道 | 
 灣仔峽公園 | 
| 
 起點: 中峽道(灣仔峽公園左側) | 
 越過車閘 | 
返回頂頁
2. 港島徑路口
| 
 向下行 | 
 接港島徑 | 
| 
 大頭茶 | 
 繼續前行 | 
| 
 進入小徑 | 
 過小橋 | 
| 
 標距柱H043 | 
 引水道 | 
返回頂頁
3. 支路口1
| 
 選取上路 | 
返回頂頁
4. 支路口2
| 
 沿路靠右往香港仔上水塘 | 
返回頂頁
5. 金夫人馳馬徑
| 
 離開港島徑直往香港仔上水塘 | 
返回頂頁
6. 燒烤場
| 
 香港仔郊野公園燒烤設施 | 
 轉右前進 | 
返回頂頁
7. 路徑交滙處
| 
 在路徑交匯處沿香港仔方向前進 | 
 引水道 | 
返回頂頁
8.引水道
| 
 *靠右沿引水道前進 | 
 沿引水道前進 | 
返回頂頁
9. 閘口
| 
 穿過閘口 | 
 下坡路 | 
|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 
 墳場景觀 | 
返回頂頁
10. 水塘道石排灣邨
| 
 香港仔停車場 | 
 漁光道街巿 | 
| 
 香港仔水塘道 | 
 香港仔畔塘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