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1齊白石  | 
                
                 2徐悲鴻  | 
                
                 3高奇峰  | 
              
| 
                 4高劍父  | 
                
                 5陳樹人  | 
                
                 6傅抱石  | 
              
| 
                 7石濤  | 
                
                 8唐伯虎  | 
                
                 9其他  | 
              
7. 石濤
 1 一林霜樹明  | 
                
 2 山下小亭  | 
              
 3 小橋  | 
                
 4 山下一釣翁  | 
              
 5 水鄉小丘屋  | 
                
 6 荷花  | 
              
 7 松壑隱居  | 
                
 8 秋水一空亭  | 
              
 9 黃菊  | 
                
 10 橫塘風光  | 
              
 11 萬丈飛流  | 
                
 12 摩崖閒步  | 
              
 13 蓮藕  | 
                
 14 樽舟蕩漾有餘光  | 
              
 15 溪邊閒坐  | 
              |
 16 紅日  | 
              |
作者簡介(1642 -1707)
清初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是明靖江王朱贊儀的十世孫,朱亨嘉的長子。清初,其父朱亨嘉企圖稱監國失敗被唐王處死,若極被宦官(即喝濤和尚)救出,由桂林逃到全州,在湘山寺削髮為僧,改名石濤。 
              石濤一生浪跡天涯,雲遊四方,在安徽宣城敬亭山及黃山住了10年左右,結交畫家,後來到了江寧(南京)。晚年棄僧還俗,成為職業畫家。清聖祖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兩次南巡時,他在南京、揚州兩次接駕,獻詩畫,自稱「臣僧」。後又北上京師,結交達官貴人,為他們作畫。但終不得仕進,返回南京。最後定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有大量作品傳世,但偽作亦多。他還總結與整理他多年來繪畫實踐的經驗與理論,使他晚年的作品更加成熟和豐富多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