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淡水魚

食用的淡水魚多在淡水魚塘飼養。

魚類可分鹹水和淡水魚兩種。實際上,很多魚類均能在海和河裏生活,例如鳳尾魚、鱸魚等。鰻鱺,俗稱鰻魚或白鱔,就是在海裏出生,河裏長大,然後回到海裏産卵。鰣魚的情況相若。因此,鹹水魚和淡水魚只是籠統的分類而已。

 

大頭魚

加洲鱸

生魚

白鱔

金山鰂

桂花魚

烏頭

鯇魚

鯉魚

鯪魚

 

1. 大頭魚

特徵:

大頭魚又稱鱅魚(學名: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花鰱,胖頭魚,黑鰱,黄鰱,松魚。鱅魚屬鯉形目,鯉科,鰱亞科,鱅屬。
鱅魚的外形:鱅魚體側扁,頭極肥大。口大,端位,下頜稍向上傾斜。鰓耙精密呈頁狀,但不結合。口咽腔上部有螺形的鰓上器官,眼小,地位偏低,無須,下咽齒勺形,齒面光滑。鱗小,腹面僅腹鰭甚至肛門具皮質腹棱。胸鰭長,末尾遠超越腹鰭基部。體側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兩側雜有很多淺黄色及黑色的不規矩小斑駁。

棲息環境:

鱅魚性溫馴,不愛跳躍,行動較遲緩。生活在水體的中上層,具有河湖洄游習性,平時多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湖中。濾食性,主要吃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如劍水蚤)等浮游動物和原生動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藍藻類)和人工飼料。鱅魚的鰓毛較大主要以水中微生物爲主,有時魚蟲小蝦也照吞不誤。

最長長度﹕

130 cm

備註:

鱅魚的生長速度:比鰱魚快,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體中,通常可見到10公斤以上的個體,最大者可達50公斤。適於在肥水池塘養殖。在飼料充足的條件下,1齡魚可重達0.8-1公斤。性成熟年齡與草魚相同或稍早。初成熟個體重在大部分地區需10公斤以上,但在兩廣地區,通常不足10公斤的親魚也可產卵。催產季節多在5月初至6月中旬,其他繁殖生態條件大致與鰱魚相同。

分佈:

分布水域很廣,從南方到北方幾乎全中國淡水流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鱅魚屬於濾食性魚類,對於水質有清潔作用,一般魚池、水庫多於其它魚類一起混養所以有人送它雅名“水中清道夫”。

返回

 

 

2. 加洲鱸

特徵:

鱸魚(weever),又稱花鱸、寨花、鱸板、四肋魚等,俗稱鱸鮫,與長江鰣魚、太湖銀魚並稱為“四大名魚”之一。鱸魚肉質白嫩、清香,沒有腥味,肉為蒜瓣形,最宜清蒸、紅燒或燉湯。
體延長而側扁,一般體長為30~40厘米,體重400~1200克、眼間隔微凹。其間有4條隆起線。口大,下頜長於上頜。吻尖,牙細小,在兩頜、犁骨及腭骨上排列成絨毛狀牙帶。前鰓蓋骨後緣有細鋸齒,隅角及下緣有鈍棘。側線完全與體背緣平行、體被細小櫛鱗,皮層粗糙,鱗片不易脫落、體背側為青灰色。腹側為灰白色,體側及背鰭鰭棘部散布著黑色斑點。隨年齡增長,斑點逐漸不明顯。背鰭2個稍分離。第一背鰭發達並有12根硬棘。第二背鰭由13根鰭條組成;腹鰭位於胸鰭始點稍後方。第二背鰭基部淺黃色,胸鰭黃綠色,尾鱔叉形呈淺褐色。

棲息環境:

喜棲息於河口鹹淡水,也能生活於淡水。性兇猛,以魚、蝦為食。個體大,最大可長至30~50斤,一般為3~5斤。

最長長度﹕

100 cm

備註:

加州鱸魚為肉食性的兇猛魚類,其食欲旺盛,生長迅速,在飼養過程中以冰鮮海淡水魚為主。

分佈:

鱸魚分布於太平洋西部、中國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體中均產之,黃海、渤海較多。為常見的經濟魚類之一,也是發展海水養殖的品種。

返回

 

 

3. 生魚

特徵:

生魚又名烏鱧(Channa argus)屬鱸形目,攀鱸亞目,鱧科,鱧屬。俗稱:黑魚、才魚、烏魚、烏棒、蛇頭魚。
烏魚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後部側扁。頭長,前部略平扁,後部稍隆起。吻短圓鈍,口大,端位,口裂稍斜,並伸向眼後下緣,下頜稍突出。牙細小,帶狀排列於上下頜,下頜兩側齒堅利。眼小,上側位,居於頭的前半部,距吻端頗近。鼻孔兩對,前鼻孔位於吻端呈管狀,後鼻孔位於眼前上方,為一小圓孔。鰓裂大,左右鰓膜癒合,不與頰部相連鰓耙粗短,排列稀疏,鰓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協助工具的鰓上器。
烏鱧體色呈灰黑色,體背和頭頂色較暗黑,腹部淡白,體側各有不規則黑色斑塊,頭側各有2行黑色斑紋。奇鰭黑白相間的斑點,偶鰭為灰黃色間有不規則斑點。
烏鱧魚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鱗片,圓鱗,頭頂部覆蓋有不規則鱗片。側線平直,在肛門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鱗片,行於體側中部,後延至尾基。
烏鱧背鰭頗長,幾乎與尾鰭相連,無硬棘,始於胸鰭基底上方,距吻端較近。腹鰭短小,起點於背鰭第4—5根鰭條下方,末端不達肛門。胸鰭圓形,鰭端伸越腹鰭中部。臀鰭短于背鰭,起點於痛鰭第15—16根鰭條下方。尾鰭圓形。肛門緊位於臀鰭前方。

棲息環境:

烏鱧為底棲肉食兇猛性魚類,平時喜生活在沿岸泥底水草叢生的淺水區,潛伏在水草中等待時機追捕食物,夜間有時在水的上層遊動。

最長長度﹕

70 cm

備註:

平時遊動緩慢,在缺氧的水體中能借助鰓上腔的輔助呼吸器,不時將頭斜露出水面進行呼吸,而且在喉部上方凹陷處貯藏著一定量的氣體。當離開水體後還能存活相當長的時間。

分佈:

烏鱧除高原地區外,主要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及北至黑龍江一帶,尤以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遼寧等省居多。長江流域以南亦有,但較少見。烏鱧的黑龍江亞種主要分佈於黑龍江流域的南部以及烏蘇里江流域和興凱湖、松花江等沼澤地帶。斑鱧則分佈于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尤其是廣東、廣西、臺灣、福建、雲南等地較常見。  

返回

 

 

4. 白鱔

特徵:

白鱔又名鰻魚,為鰻鱺科動物鰻魚的肉或全體。鰻魚屬魚類,似蛇,但無鱗,一般產於鹹淡水交界海域。白鱔體長,圓筒形,尾部稍側扁。上下頜具細齒。鱗甚小,隱埋于皮下。背、臀鰭低,基部長,後端均與尾鰭相連。胸鰭小,圓形。腹鰭缺失。體無斑點。屬於降河性洄游魚類。海中產卵。仔魚為透明的葉鰻,春季,當仔魚發育成幼鰻時,成群遊入江河,在於支流或湖泊中肥育,成熟後降河泅遊至海中繁殖,以食小魚、蟹、蝦和水生昆蟲為主。一般夜間活動。生長迅速,肉質細嫩多脂、營養豐富。現已進行人工養殖。 
鰻魚的仔魚體長體長6釐米左右,體重0.1克,但它的頭狹小,身體高、薄又透明像片葉子一般,所以稱為柳葉魚。它的體液幾乎和海水一樣,所以可以很省力地隨著洋流作長距離的漂送。從產卵場漂回黑潮海流再流回臺灣的海邊大概要半年之久,在抵達岸邊前一個月才開始變態為身體細長透明的鰻線,又稱為玻璃魚。所以在每年12-1月間漁民們會忙著在河口附近的海岸用手叉網來捕撈正要溯河的鰻線來賣給養殖戶。養殖戶在買回去放養後才慢慢有色澤出現,變成黃色的幼鰻和銀色的成鰻。在自然條件下,可捕到的鰻魚的最大個體為45釐米,體重1600克。

棲息環境:

鰻鱺常在夜間捕食,食物中有小魚、蟹、蝦、甲殼動物和水生昆蟲,也食動物腐敗屍體,更有部分個體的食物中發現有高等植物碎屑。攝食強度及生長速度隨水溫升高而增強,一般以春、夏兩季為最高。池養的鰻鱺在盛夏時攝食強度降低。水溫低於15℃或高於30℃時,食欲下降,生長減慢;10℃以下停止攝食。冬季潛入泥中,進行冬眠。鰻鱺能用皮膚呼吸,有時離開水,只要皮膚保持潮濕,就不會死亡。

最長長度﹕

50 cm

備註:

它的性別原來最受環境因數和密度的控制,當密度高,食物不足時會變成公魚,反之變成母魚。在臺灣河川中由於鰻魚數量很少,所以大多是母魚。

分佈:

主要分佈在中國長江、閩江、珠江流域、海南島及江河湖泊中。

返回

 

 

5. 金山鰂

 

特徵:

金山鰂又名羅非魚(Tilapia),隸屬於鱸形目。原產於非洲,有600多種,目前被養殖的有15種。

棲息環境:

羅非魚食性廣泛,大多為植物性為主的雜食性,甚貪食,攝食量大;生長迅速,尤以幼魚期生長更快。羅非魚生長與溫度有密切關系,生長溫度16~38℃,適溫22~35℃。羅非魚具有食性雜、耐低氧、不耐低高溫,繁殖強等特點:羅非魚是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池塘中的羅非魚,消化道內含物大部分是有機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飼料(如水草類、商品飼料等等),其次是浮遊植物、浮遊動物和少量底棲動物。

最長長度﹕

36 cm

備註:

繁殖強:羅非魚性成熟早,產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魚,繁殖條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積靜止水體內自然繁殖。羅非魚6個月即達性成熟,重200克左右的雌魚,懷卵量多在1000-1500粒左右,繁殖期間,雄魚有美麗的婚煙色彩,腹部有肛門和泌尿生殖孔兩個口,擠壓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雌魚腹部有3個孔,即肛門、生殖孔和泌尿孔。水溫18℃-32℃,成熟雄魚具有“挖窩”能力,成熟雌魚進窩配對,產出成熟卵子並立刻將其含於口腔,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在雌魚口腔內發育,水溫25℃-30時4~5天即可孵出幼魚。幼魚至卵黃囊消失並具有一定能力時離開母體。

分佈:

原產於非洲。

返回

 

6. 桂花魚

特徵:

桂花魚,鮨科鱖屬。體較高而側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頜明顯長於上頜。上下頜、犁骨、口蓋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齒,前鰓蓋骨後緣呈鋸齒狀,下緣有4個大棘;後鰓蓋骨後緣有2個大棘。頭部具鱗,鱗細小;側線沿背弧向上彎曲。背鰭分二部分,彼此連接,前部為硬刺,後部為軟鰭條。體黃綠色,腹部灰白色,體側具有不規則的暗棕色斑點及斑塊;自吻端穿過眼眶至背鰭前下方有一條狹長的黑色帶紋。下頜突出,前鰓蓋骨後緣有鋸齒狀突出,下緣有4至5個大鋸齒,背一個,硬棘12枚,軟條13至15枚,魚鱗細小、呈圓形。

棲息環境:

本魚性兇猛,屬肉食性,以其他魚類為食。一般生活在水草茂盛的靜水或緩流中,冬季往往游到深水越冬。

最長長度﹕

70 cm

備註:

冬季不大活動,常在深水處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攝食。春季天氣轉暖時,則遊到沿岸淺水區覓食;此時的雌雄魚白天都有側臥在湖底下陷處的臥穴習性,夜間在水草叢中活動、覓食。主要以其它魚類為食,1~2月攝食較差,6~7月最為旺盛,生殖期採食強度稍下降。鱖魚通常長至2冬齡,在東北須至3冬齡才達性成熟,親魚於5~7月集群於夜間在平緩的流水環境中產卵。6~7月為產卵盛期,懷卵量為3~20萬粒。

分佈:

本魚分布於以海南島南渡江為最南限的中國淡水水域,大部分為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區河、湖。

 

返回

 

7. 烏頭

特徵:

烏魚又稱鯔魚,本魚體圓而長,頭部略扁而尾部稍側扁。成魚之脂性眼瞼發育完善,有時將瞳孔完全掩蓋。主上頜骨不向下彎至前頜骨下方。背部中央無隆起稜脊。體側有6至7條暗色縱帶,胸鰭基部上半1/2處有一黑色斑塊。具有巨大的背鰭上有硬棘4枚和軟條8枚,臀鰭鰭條8枚。整個身體有櫛鱗,並常有黏液分泌,以增加保護性。其身體雖無側線。

棲息環境:

喜棲息在入海口,水深0至120公尺。幼魚常溯河入淡水河川。產卵期時會洄遊至外海產卵。利用其鰓耙濾取有機物為食。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遭汙染的港灣、河川皆能生存。

最長長度﹕

120 cm

備註:

屬於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魚苗多在每年3、4月間出現,很多漁民均在這段期間打開水閘,將幼苗放進基圍,並投餵飼料如麻枯、黃豆渣、花生枯等,以期他們快速成長,趕及冬天前出魚收成。已孕雌魚的卵巢及魚卵統稱「烏魚子」,是鹽漬水產加工食品。雄魚的精巢是一道名菜,即烏魚鰾,肉質美味,加酒紅燒,或是煮湯,甚至煮麻油烏魚皆適宜。

分佈:

鯔魚廣泛分布於全球的溫、熱帶海域的沿岸。

返回

 

 

8. 鯇魚

特徵:

鯇魚又稱草魚(學名Ctenopharyn odon idellus),本魚體側扁且延長,吻短而圓鈍,口大,無鬚,特徵是具2排梳狀咽頭齒。魚體背部青褐色而略帶黃色,腹部乳白,鱗片大且具黑緣;胸鰭與腹鰭略帶黃色,尾鰭淺叉形,背鰭硬棘3枚; 背鰭軟條7至8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7至11枚,體長可達1.5公尺。

棲息環境:

本魚生活於水深5至30公尺。棲息於河川、水庫、湖泊的中下水域,游泳迅速,性情活潑,常成群覓食。3至4歲成熟,成長迅速。
體長15毫米左右時,食底棲無脊椎動物;20毫米後,開始攝食植物的幼嫩部分和浮萍;30~32毫米時,轉換為以周叢生物為主食;50~55毫米時完全轉為草食,如食苦草、馬來眼子菜等,以及象草、蘇丹草、 稗草、瓜類的葉、藤等。

最長長度﹕

150 cm

備註:

為中國主要淡水養殖魚類之一,四大家魚之一,肉質細嫩,骨刺少,營養豐富;鱗、皮可制膠,適合各種烹飪方式食用。

分佈:

本魚原產於中國各大江河水系至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均有分布,已廣泛引進世界各地,並對某些地區造成生態衝擊。

返回

 

 

9. 鯉魚

特徵:

鯉魚(Cyprinus carpio),魚體側扁而肥厚,具鬚2對,吻鬚短,頷鬚長。野生種體金黃色,養殖魚背部黃綠色,腹部淡黃色;各鱗形成網目狀斑紋,各鰭微黃色,尾鰭淺叉形,背鰭硬棘3至4枚;背鰭軟條17至23枚;臀鰭硬棘2至3枚;臀鰭軟條5至6枚;脊椎骨36至37個,體長可達120公分。

棲息環境:

本魚棲息於河川中下游、湖沼、水庫等水流靜止的地區,尤其喜好富營養之底層或水草繁生之水域。對環境的忍受力強,能在低溫及溶氧下生存,性活潑而善跳躍。屬雜食性,以藻類、水生植物及底棲動物等為食。

最長長度﹕

120 cm

備註:

鯉魚的魚鱗也可以吃,廣東南方的廣州、順德、南海、中山、東莞一帶的粵語族煮鯉魚(薑蔥屈鯉)一定連鱗食。

分佈:

本魚原產於歐亞大陸,已引進世界各地,並有許多人工飼育種類,如錦鯉就是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觀賞魚。水深0至20公尺。

返回

 

 

10. 鯪魚

特徵:

鯪(學名:Cirrhinus molitorella)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鯉科的一種,俗名土鯪,魚體側扁,頭短小,口小,具鬚2對,但頷鬚較短小或退化僅留痕跡。魚體青白色,背部隆起,尾鰭深叉。胸鰭上方側線附近的基部有黑斑,堆聚成菱形斑塊,體長可達55公分。

棲息環境:

本魚喜棲息於水溫較高的下層水域,性情活潑。屬雜食性,以附著藻、有機碎屑及浮游生物為食。

最長長度﹕

55 cm

備註:

適合各種烹飪方法食用(如鯪魚球、煎釀鯪魚等),已商業化養殖。

分佈:

本魚分布於分布於中國元江、西洋江、瀾滄江(湄公河)、湄南河等流域。台灣也引進此魚。

返回